四川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甘肃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重庆 贵州 宁夏 海南 天津 新疆 陕西 西藏 青海 云南 香港 澳门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18144364795
        QQ:2729880582在线咨询
        微信号:18144364795
        欢迎来电咨询!

2024年成人高考院校名单

专家来论:现代新型国有企业建设六大显著成效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以来,国资国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推动国企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和历史性成就,推动国资国企领域发生全局性、转折性、根本性重大变化。


《国资报告》杂志2022年第8期刊发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文章《现代新型国有企业建设六大显著成效》,分析了现代新型国有企业的内涵与成效。文章认为,国企改革的重大进展可集中体现为更多国有企业通过改革发展成长为现代新型国有企业,并从六个方面梳理现代新型国有企业建设的显著成效。小新为您全文分享。



现代新型国有企业建设六大显著成效



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年启动,现在已经进入到总体收官阶段。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入新发展阶段的大背景下,作为一项在国有企业改革的集中攻坚的推进行动,在很多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在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和国资监管体制上,在推动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上,以及在提高国有企业活力和效率上,都取得显著成效。从企业自身发展而言,这些重大进展可以集中体现为更多国有企业通过改革发展成长为现代新型国有企业,这些现代新型国有企业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未来的现代化新发展阶段,现代新型国有企业建设将会基于使命导向、围绕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经济布局优化,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更大力量。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奋斗目标和总任务。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建设现代新型国有企业,正是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设现代新型国有企业具有十分重大意义,大量的现代新型国有企业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是通过现代新型国有企业建设,形成了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发生了重大变化,绝大多数国有企业已经成为独立自主经营的市场主体,从计划经济体制附属的传统国营企业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下“新国企”,这些现代新型国有企业支撑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大步提升,从而为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中国式现代化两大奇迹提供重要保障;二是通过现代新型国有企业建设,国有资本监管体制日趋优化,混合所有制改革逐步深化,公平竞争环境不断完善,形成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格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得到坚持和完善,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了完善的制度基础;三是通过建设现代新型国有企业,国有资本布局和结构调整得到持续优化,国有企业使命和国有资本功能更加聚焦于国家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在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市场体系、现代收入分配体系、现代区域发展体系、全面开放体系中,国有企业重要战略地位日益凸显,建设现代新型国有企业直接支撑了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为了具体理解现代新型国有企业,可以从企业关键要素角度入手,从资本、治理、技术、管理四方面维度描述现代新型国有企业的特征。一是从资本维度看,表现在微观企业股权结构与法律形式上,现代新型国有企业股权是以国有控股(包括绝对控股或者相对控股)为前提的多元化结构,典型表现为国有控股的混合所有,采用股份公司或者有限责任的法律形式,按照《公司法》注册建立,可以是新成立,也可以是改制重组而成;表现在宏观国有资本布局上,现代新型国有企业发展战略和投资方向主要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和国有资本功能定位,并随着国家现代化发展阶段的要求进行战略性动态调整。二是从治理维度,现代新型国有企业遵循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一以贯之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这个重大政治原则,一以贯之坚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具有完善和规范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三是从技术维度上,现代新型国有企业追求技术先进性和现代性,重视不断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拓展产业发展前沿,发挥引导提高整个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的功能。四是从管理维度看,现代新型国有企业内部实施市场化经营管理机制,围绕着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不断提升管理现代化水平;从外部看现代新型国有企业作为独立的市场化主体公平参与竞争,政府建立以管资本为主的宏观监管体制对现代新型国有企业进行监管,持续提高监管效能。


尤其是在2020年实施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方案”,从着力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着力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着力积极稳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着力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着力形成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着力推动国有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着力抓好国企改革专项工程和着力加强国有企业党的领导党的建设的“八个着力”建设现代新型国有企业。2021年着重围绕打造原创性技术策源地和培养“产业链链长”,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技术创新,加快推进对标世界一流企业管理提升行动。总体上看,围绕资本、技术、治理和管理四方面关键维度,全面推进了现代新型国有企业建设。


通过现代新型国有企业建设,涌现出一大批主业突出、公司治理优、创新能力强、活力效率高的优秀企业。进入世界500强的国有企业从2012年的65家增长到2022年99家,在船舶、钢铁、能源、建筑、水运、装备制造等领域打造了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行业领军企业。到2021年底全国国资系统监管企业资产总额达到259.3万亿元,全国国资系统监管企业累计实现增加值111.4万亿元。具体而言,从企业资本、治理、技术、管理四方面维度看,现代新型国有企业建设已经取得了以下六方面重要成就。


一是在企业股权结构和法律形式方面,公司制改革基本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积极稳妥有序深化,覆盖面逐步扩大。截至2021年年底,我国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基本完成。中央党政机关和直属事业单位所管理企业中公司制企业占比97.7%,地方国有企业中公司制企业占比99.9%,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实施以来,中央及地方稳妥推动国有企业实施混改,混改范围和力度不断增大。上市公司已成为中央企业混改重要载体,不断扩大电力、民航、电信、军工等重点领域混改试点。在混改中加强对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的监督,印发《企业国有资产交易监督管理办法》《上市公司国有股权监督管理办法》,防止只投不管,严格规范交易行为,推进信息公幵,强化社会监督,坚决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截至2022年7月,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所属的混合所有制企业户数占比分别超过70%和54%,中央企业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非国有资本总量676.5亿元。


二是在国有资本布局和结构方面,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作用明显,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国有企业持续推进资本布局与结构优化调整。中央出台了《关于新时代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意见》,有效发挥了国有经济在优化结构畅通循环稳增长中的作用,过剩产能和低效无效资产加快退出,国家管网资产重组已经完成,去产能、“压减”“处僵治困”取得明显成效。剥离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取得历史性突破,总体上全面解决了中央企业办社会和历史遗留问题。重要行业关键领域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调整力度进一步加大,国有资本进一步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和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前瞻性战略性产业集中,境外投资和国际化经营深入推进。中央企业涉及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和国计民生领域营业收入占总体比重超过70%。先后有26组47家中央企业实施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新组建、接收企业9家,中央企业数量从十年前117家调整至97家。国有企业积极服务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区域重大战略,深入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中央企业海外资产近8万亿元,分布在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有企业全力以赴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定点帮扶的248个国家扶贫幵发工作重点县全部脱贫摘帽。


三是在企业治理结构和机制方面,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性成果,“两个一以贯之”原则得到有效贯彻。牢牢把握坚持和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这一重大政治原则,中央深改委审议通过了《关于中央企业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的若干意见(试行)》,推动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指导意见》,各治理主体权责边界更趋清晰,董事会建设进一步加强。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有机统一,国有企业全面完成“党建入章”,绝大多数企业制定了党委(党组)前置研究讨论重大经营管理事项清单,基本实现董事会应建尽建、外部董事占多数,各治理主体权责法定、权责透明、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治理机制正在形成。中央企业集团层面和已设立党委的重要子企业全部制定了党委(党组)前置事项清单。全国省级国资委所监管的一级企业和重要子企业全部制定了党委(党组)前置研究讨论重大经营管理事项清单。中央企业应建董事会的子企业已全部建立外部董事占多数的董事会。37个地区均实现了省级国资委所监管一级企业及各级子企业中应建立董事会企业“应建尽建”。在公司治理方面,70%的混合所有制企业中有外部投资者派出的董事。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持续引入持股比例5%以上的战略投资者,股权结构、公司治理进一步优化。


四是在企业技术创新和发展方面,形成一批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能力不断提升。国家持续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现代新型国有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持续提高。中央企业建成了700多个国家级研发平台,7个创新联合体,新时代以来累计投入研发经费6.2万亿元,年均增速超过10%。2022年3月,国务院国资委专门成立了科技创新局,先后印发《中央企业加快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和现代产业链“链长”的指导意见》《系统推进中央企业科技创新激励保障机制建设的意见》,全面推进中央企业创新发展。新时代以来,国有企业取得了以载人航天、探月工程、深海探测、北斗导航、5G应用、国产航母等为代表的一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科技成果,建成了港珠澳大桥、白鹤滩水电站、深海一号油气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等一批标志性重大工程,在科技创新领域发挥了引领作用,为国家重大需求提供了关键支撑,有力推动了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五是在企业经营管理机制和水平方面,市场化经营机制建设迈出更大新步伐,管理现代化水平得到提升。国资监管部门向建有规范董事会的国有企业,陆续下放发展决策权,经理层成员选聘权,业绩考核权和薪酬、职工工资分配及重大财务事项等重要权限,全面深化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逐步健全反应灵敏、运行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积极推进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和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从法律上、制度上进一步厘清了政府与企业的职责边界,企业独立市场主体地位从根本上得到确立。混改企业基本实现了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的全覆盖,灵活幵展了中长期激励,上百家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200个科技型企业实施了股权和分红激励。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逐步深度融合,党的基层组织政治职能和组织力进一步增强,为企业改革发展提供了坚强保证。围绕着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深入幵展,中央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指导意见》,正在推进国有企业管理现代化水平的有效提高。


六是在企业监管体制和机制方面,持续完善以管资本为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国有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国资监管的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显著增强。持续建设科学系统、精简高效的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制度体系,不断调整优化监管职能和取消、下放、授权监管事项,出台并动态调整权力和责任清单。改组或组建一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正在形成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以及产业集团公司的功能鲜明、分工明确、协调发展的国家出资企业格局,实现国有企业信息公幵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职能转变进一步深化,数字化、智能化监管有效推进,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在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助力国企改革发展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违规责任追究工作体系总体建成。中央企业管理层级压缩到5级以内。中央企业集团总部部门数量平均压缩超过17%,人员编制平均减少20%。有力维护了国有资产安全、防止了国有资产流失。积极推进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全国省一级国资委集中统一监管平均比例超过了98%。在积极推动国有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方面,在电网、电信、铁路、石油、天然气等重点行业和领域逐步尝试放幵竞争性业务,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剥离电网企业装备制造业等竞争性业务,尝试对不同类别业务分类核算,努力建立健全符合国际惯例的补贴体系,逐步建立科学合理、稳定可靠、公幵透明的补偿机制。


我国已经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国有企业作为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需要通过加快建设现代新型国有企业,培育出一批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的世界一流企业,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发挥更大作用。